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关键词
文学院在教改中激活文学魅力

2013-06-04 11:05

阅读量:

文学院努力践行“三创”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本科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连续五年获学校本科教学一等奖,成效显著。

制度推新规,突出教学地位2012年,学院新推出一系列促进本科教学建设的规章制度,包括《本科教学奖励暂行办法》、《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资助暂行办法》、《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资助办法》、《教学资源建设项目暂行办法》等。学院对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等,先资助1万元的启动经费,申报成功后再资助1万元的建设经费。对获得各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优秀教材奖的成果、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者、公开出版的教材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均给予不同的奖励,对教学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超过了科研,突出了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调动了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

教学探新法,激发学习兴趣。学院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王兆鹏教授精心设计古代文学课,让学生排演戏剧跟古人“对话”,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他讲授的唐诗宋词欣赏课如诗如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学生反映,学了十几年语文,第一次感受到文学如此美妙,就像看电影一样生动。冯学锋教授在语言学大类免试研究生中施行“本硕衔接”教育,让学生在进入研究生学习前,完成“三个一”的“学前教育”:精读一本语言学著作,写一篇论文,做一场学术报告。萧映教授坚持创意授课,将大作家请进《写作学》,并坚持让学生进行创意阅读、创意写作。阮桂副教授带领学生翻译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原典《二语习得引论》,与学生一起读四书五经,带领学生到全国各地考察方言,受到一致好评。

考试出新招,提升研究能力。与课堂教学改革相适应,文学院在考试方法上,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贯穿整个考察检验过程。教学名李建中教授推行的辩论式考试改变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模式,将单一考察学生的记忆、默写能力转化为立体考察,包括材料搜集、论题分析、口头表达、论文撰写以及团队协作在内的学术研究能力,达到学术训练的目的;鲁小俊副教授结合学校实际在期末考试中要求“分别虚拟孔子(或孟子)、墨子、老子(或庄子)、韩非子的语气,写一篇题为《假如我是武大校长》的短文。”得到李晓红校长的高度评价;青年教师叶李要求把设计《中国现代文学》编写框架和内容安排作为学生考试的试题。

学院积极推行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新举措,激活了文学魅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学生的审美素养、思辨能力和人文情怀得以提升近年来,学院本科生获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冠军、樱花诗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并在中央媒体及学术期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学术论文、新闻稿逾千篇。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功底和教研能力在教学相长过程中也得以增强赵世举教授主持的教研项目获湖北省一等奖、学校特等奖;冯学锋教授获学校首届“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2011年、2012年,青年教师郭婷婷叶李先后在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2010年至今,学院已获学校优秀教研论文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师生取得的成绩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信息来源:学校周报)